【是教育法出了問題,不是「繁」「簡」問題】ohpama 邱振明
李輝教授在香港電台節目中談到 「功課太多,因為繁體字筆劃太多,所以幼稚園開始,4歲就開始操練寫中文字,寫得好辛苦,日日功課做兩個鐘,好多幼稚園都有」。
筆者認識李教授,間有交流,就此在這裏探討一下。李教授批評很多幼稚園功課太多和操練寫字,十分對,但將操練的原因,說是「因為繁體字筆劃太多」,「寫得好辛苦」,還需論證。
筆者則認為是香港社會壓力太大,制度上又多測驗考試,令學校家長很緊張、看成績,由上而下催谷學生,致使幼稚園操練寫字。再加上教學方法不好,才令孩子很辛苦,而非因為正體字筆劃多。即使用簡體字,如教學法錯誤,又催谷孩子,也會令孩子很辛苦的。
教育家蒙特梭利認為,令孩子覺得學習困難的原因,並不是知識難易或抽象的問題,而是大人提供的方法錯誤所致。如果教育法有效,從小開始吸收正體字,絕大部份孩子學習並無問題。這是蒙特梭利教室中的情況,也是香港以前不會催谷幼兒的年代的情況。
我校以蒙特梭利方法教中文,主要粵教中,以多種方法引起孩子對文字的興趣。孩子有足夠的讀寫前的準備活動(pre-reading, pre-writing), 到讀寫階段,以適當的教具,先具體後抽象學習,又用多種感覺吸收整個字詞字句,或分析字的部份。 例如:文字演變拼圖、砂紙字咭、拼字卡、將文字教具和正體字的香港環境連繫上(見圖),用筆寫字前已用了很多教具寫字(拼字)。有了興趣,再加上根基不知不覺間打穩了,幼兒輕而易舉就吸收了正體字,正式執筆就行雲流水,不會有覺得正體字難學的問題。是不需要如李教授建議的「明繁寫簡」。
簡體字創字目的,其一是掃盲。以往是因為種種原因無書讀,很多人文盲,現在除了落後地區,大部份小朋友都有書讀,只要教學法對了,學甚麼文字也沒有問題。從小就吸收複雜(成人的角度看,幼兒不覺複雜)而文化根基深厚的文字,大腦連線多元和複雜,人也聰穎。至於孰正孰簡,孰優孰劣,討論已甚多,就不在此談論。
李教授來港多年,廣東話說得好,「撐廣東話,又撐普通話」,這是很好的,融入香港社會,放眼世界。對於廣東話,他形容是香港共同語言,需要保存、推廣及標準化,有需要多些培養正確廣東話,筆者亦同意。當然何謂標準,何謂正確,是自然而然形成或由權力機構制定,尚待討論。
最後,李教授表示,「教育本身是政治範疇,很多政權對教育好關心」,因教育是「改造下一代思想的工程」。要留意教育的意義,是引導/引領追尋真善美(幼兒至成人不同層次);是傳承以延續人類的文化;是傳道以教化;教育界敬崇的心理學家皮亞傑,則說教育的意義是啟發下一代創新。
教育不應是「改造下一代思想的工程」。如有政權是想以教育「改造下一代思想」,作為教育人應予以提醒,教育真義為何。更重要是教育人做好教育,拒絕不必要的干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