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ranslate

教育「A貨」

21/11/2014

信報專欄

或許香港人習慣了買A貨,也接受了教育A貨。

 

舉蒙特梭利為例,有家長在嬰兒展或百貨公司,聽了自稱「教育顧問」講解,買了幾萬元教具連說明書。「教育顧問」其後上門示範如何使用教具,家長興致勃勃地想拿教具教孩子時,孩子卻碰也不肯碰,威迫利誘都不行。於是整堆木教具就存放在家中儲物室,家長無奈向我們求救求教,說「教育顧問」說買了教具就可訓練孩子成為天才,現在卻連玩也不玩,是否教材、教學有問題?

 

[百籌莫展]

 

這情況在中國內地更厲害,你只要在大陸網站淘一淘,一千多元全套不同教具連說明書送到府上,有家長和教師買了,到應用時卻百籌莫展,又來求救。

 

更甚的是,有商人亂用不同名義,以電子刷刷發聲卡教英文,又賣數萬元價錢。

 

在外國,專業教具鮮有售予家長,沒有人推銷,也沒有家長在家使用,孩子下課後不是再玩教具,而是在生活中應用課堂中學到的。原因是優秀的教具背後如沒有優秀的老師(家長),即有形無神也是徒然。老師不是操作教具員,而是要循序漸進設置學習環境,引導孩子有興趣主動學習。在教室孩子自願操作教具學習,是因為教師受過培訓如何引導孩子。

 

又有家長參加一個由外國人主理的幼兒班,上課時老師卻指令一歲多、兩歲的孩子一定要安坐,強迫專心完成工作。家長亦感覺這與自由而自律的教學精神不同,其後更發現教師未受正統教師培訓,心感此教室有其形無其神就退學。有一些學校更無形又無神,老師不單未受培訓,教具只在開放日曇花一現,之後便束之高閣,學生望櫃輕嘆。

 

買棵菜都要貨比三家,看看是否貨真價實,但在資訊流通的今天,為何一些假教具、沒有認可資歷的老師、掛羊頭賣狗肉的教室仍然廣泛存在?

 

[拒絕A貨]

 

在商業掛帥的香港和中國社會更有人視教育為賺錢捷徑,不斷有人問筆者如何特許經營本學會學校。現在一些公司賣廣告教人開playgroup,任何人只需參加其短課程及付錢即可開學,筆者斬釘截鐵地回答:要教育,必先準備好自己!

 

本學會就規定嬰幼班教師須受訓最少150小時及實習150小時。幼教班國際執照則要求最少授課320小時及實習540小時。然而有香港及中國特色的教師培訓,培訓師未接受真正教師培訓和實踐已開班授徒。任何一個真正的老師,必須先學習與實習,方教育人家子弟,並無捷徑。辦學是教育為先,不應以工商管理、做生意方式管理學校。

 

這A貨現象當然不會只發生在本學會教學法身上, 任何「教育品牌」都受影響。有教室說用瑞吉歐方案教學,卻成為老師提供方案,而非學生主動創造。華德福老師亦分享,有教室的老師尚未受正規培訓就開班。

 

「道可道,非常道,名可名,非常名」,不要以為打正旗號的一定是正貨,有時可能連A貨也不如,這便是香港和中國的教育現況。

 

為人父母者,為孩子選校前,不但要「聽其言」,更要「觀其行」。

 

邱振明_香港蒙特梭利研究及發展學會主席暨兒童無限學校校長

 

信報 親子教育 2014年11月21日 (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, 21 Nov, 2014)


Tag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