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孩子需要互動,不是三陪】思考香港 邱振明
「陪」就是成人主動去陪孩子,孩子是被動的。孩子與人「互動」,則雙方都是主動的。孩子「獨處」操作物件,也是主動的。任何被動的相處,久而久之會變成依賴。有人說要多陪孩子食飯、睡覺、遊戲和讀書,以補現代人溝通不足和親子關係疏離,其實應是指多互動。即使是互動,若缺乏了讓孩子獨處自動的時間,孩子也有機會依賴。
有一歲多的孩子和媽媽來到教室,總是貼着媽媽,甚麼也不做。媽媽見其他年齡相若的小朋友,很快已四出探索並獨立工作,就嘗試退後幾步,但孩子大哭,媽媽又馬上抱起他。媽媽說在家也是這樣,孩子經常要成人陪伴在旁,形影不離,上廁所也不行,趴在地上痛哭要跟着。
媽媽雖然訴說想孩子獨立,但就課堂所見,孩子一哭,媽媽第一時間回到他身邊,抱起他並安撫之。待孩子不哭,媽媽繼續留在旁邊,並不自覺地不斷幫孩子揀教具,教他怎樣做,見孩子稍為不懂拼圖,媽媽即指導,兒子放對一塊,媽媽就大為讚賞,說:「你好棒!」孩子每行一步,媽媽就說話:「你可以這樣、這樣……」即使孩子開始投入工作,媽媽仍不時跟他說話,她說:「不是要不斷跟他說話來教他玩和語言嗎?」
我們引導媽媽試試停止說話,多觀察少干擾,如非孩子說話或以身體語言表達想溝通,媽媽只在旁做家務、自己玩耍。不用多久,孩子開始投入工作,媽媽稍為退後亦可以。媽媽開始知道只要自己改變,孩子就自然改變。
不要三陪
我們引導媽媽回想這一年多與孩子的相處,她才驚覺原來是自己不自覺地未能分離。媽媽自孩子出世後,就全職做「三陪」媽媽,即陪食、陪睡、陪玩。在孩子半歲後上班,回家後也全時間「三陪」。
陪食是從零歲起,孩子還未睡醒,媽媽已準備好餵奶,待孩子一哭,馬上有奶吃。到孩子稍大,家長不僅坐在孩子旁邊陪伴食飯,即使孩子已能自己進食,還是飯來張口,深怕孩子吃不飽而餵他甚至威迫利誘他吃。也有些家長,孩子食飯途中離座,則擔憂孩子吃不飽而追着餵飯。
陪睡是抱着孩子哄至他睡着;有些同床陪睡,睡在父母中間;又或者家長在床邊陪伴孩子直至睡着,有些幾個小時,也有孩子睡在父母的床,家長待孩子熟睡了才把他放回嬰幼兒床。
陪玩是孩子可自己玩,成人也陪着,甚至無時無刻孩子都有人陪玩,父母、祖父母、外傭。需返工的父母則自覺不夠時間與孩子相處,一放工就無私奉獻所有時間陪孩子玩,父母要親着孩子。孩子也會感到永遠有成人在旁隨傳隨到照顧他。也有不少家長,即使孩子在玩,還在旁不斷嘮叨,但換來的卻是孩子形影不離。
依附淪為依賴
食飯、睡覺、玩耍(包括人與人互動、人與物互動)是嬰幼兒的最基本需求。依附理論始創者鮑比(John Bowlby)指出,嬰幼兒對首要照顧者如媽媽會有強烈地尋求接觸的傾向。嬰孩吃奶、洗澡、換尿布時喜歡接觸媽媽,睡前愛聽到媽媽唱歌講故事以安睡。人逐漸在穩定平衡的親子互動中得到安全感,幼兒在安全和信任中邁向獨立。健康的依附關係,是孩子和成人雙方能有序分離,孩子有信心探索和自理,重逢時也馬上得到安慰感到歡愉。相反,家長若在食、睡、玩及其他環節陪伴過度,依附淪為依賴。
至於一些育兒方法會教一家人同睡一張床,長時間和孩子身體接觸,經常抱着或揹着孩子等等,又不斷和孩子談話等等,這些方法認為孩子依附(attach)夠了就會獨立。我們見過幾萬多個家庭,卻發現用這樣的方法帶的孩子結果,有些是非常依賴,不能和父母分開半步。當孩子一定要和媽媽近距離接觸,要碰觸到才感到安全,即使眼見、耳聞、鼻嗅到媽媽存在都不安心,這樣是真的有安全感嗎?媽媽想上一會廁所,孩子又哭又鬧怎樣也不讓她上,這是安全感嗎?孩子一定要摟着媽媽才能睡,難道這就是安全感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