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ranslate

「在家學」——教育「公民抗命」?

24/10/2014

信報專欄

「教育大同」會議早前結束, 討論「在家學」homeschooling 及其他「另類」教育法如蒙特梭利、瑞吉歐、華德福等,家長希望在多元化的香港社會,教育應有選擇。會議二百多人參加,反映好些港人對這方面的期盼。

 

目前「在家學」還先要過教育局一關,若政府不批准,家長不送孩子上學就犯法,大概要「公民抗命」才可「在家學」。除了法例規定,最多人關心的是上學好,「在家學」好,甚至「在社會學」好,其實還是要看家長和教師懂不懂教育。

 

家長選擇「在家教」

 

愈來愈多家長選擇「在家學」,也愈來愈多非主流學校出現,這是在教育制度強大壓迫和教師質素下降下,家長掙扎求存的反應,也是一種控訴。還望教育當局及學校認真檢討壓迫得孩子和家長透不過氣的制度,政府亦應多加支援。而選擇不送孩子上學的家長,也要問自己準備好沒有,是否有能力在學校以外為孩子準備好學習環境。

 

多年來指導家長,發覺很多父母對兒童基礎教育和保育近乎零認知,引導孩子面對生活和生命的經驗也缺乏,需要具有教育知識和經驗的人協助。筆者十二年前由太太懷着兒子開始,知道自己不懂育兒,會廣閱教育理論和方法,並參加理論與實踐並重的蒙特梭利教師培訓(當時沒有完善的家長教育課程)。教師要學習和實習方可教學,但為人父母卻無人傳授亦沒有實習期。學游泳會上堂並練習,好些父母卻沒想過要認真學習如何教育孩子。

 

父母是最好教師

 

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教師」這句說話也為實踐在家學的家長帶來壓力。父母與老師本質上有分別。父母全面照顧關懷和教育,很容易將所有問題攬上身,受很大壓力而焦慮不安。也往往全情投入,孩子感受到愛之餘,也承受很大壓力。就像教車師傅分享,教家人學車很難,親密關係令大家有莫大期望,壓力大,反不如教陌生人容易。

 

Homeschooling有人譯成「在家自學」,這很好,蒙特梭利也認為成人要引導孩子自己學,提醒成人不要過分干預,但是很多家長和教師在這方面都掌握得不好的。

父母每多太感情用事,不能自拔,變成以愛控制孩子,這是家長做自己孩子的老師所要留意的。父母和孩子形影不離也造成過度的互相依賴,情感上強烈依附。依附不足會危害親子關係,但過度依附又會令人窒息。

 

還有父母能否客觀觀察和教育自己孩子呢?對主觀投入時間和心力給自己孩子的家長,這並不容易。成人有時會過分堅持己見,聽不進其他分析,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孩子,這跟學校強迫教育只是五十步笑百步。如何令觀察較客觀,當然要了解各方面的教育法,再加上觀察不同孩子成長的經驗並加以反省,有時旁觀者清,一個自由交流的學習群體不可或缺。

 

如何教育孩子認識身處的社會和制度並互動也重要。人是群體動物,當大部分人都在制度中受教育,生活在本地的人需要認識並交流。學校這個制度演化出來,是在複雜的社會中給市民基礎教育和建立共同價值,再從這基礎深化發展,這方面在恆常的學校環境中培育公民較容易。誠然現在教育制度僵化,家長不信任教師和學校,一些非主流學校會改善並超越制度,這是入世的,不全盤否定制度的。如何與社會和制度互動,成為公民,而非出世地活在自我中,也是實踐在家自學時要注意的。

 

邱振明_香港蒙特梭利研究及發展學會主席暨兒童無限學校校長

 

(刊於信報2014年10月24日 親子教育專欄)


Tag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