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请WHO来看看 香港的婴幼儿全日上网课了!】思考香港 邱振明
本地学校开学,更多幼儿学校加入网军!九月底才能「面授」上课,前景又不明朗,某些8月中开学的国际学校,已给小至1岁的婴儿上网课!网上有家长投诉,一间有众多分校的着名教育机构,竟然给小至16个月的学步儿差不多一个小时的网课!
又有家长投诉,有幼稚园全天网课,全天8时至3时(小息和午饭时间各1小时),期间幼儿与老师全时间互相透过电脑镜头上课,全天侯监控,家长自然也要陪伴在侧。网课时间比很多小学甚至中学都要长!另外每日上数个小时网课的幼稚园也为数不少。
这些幼儿学校完全无视世界卫生组织(WHO)去年发出的指引!当有些国家包括大陆当局禁止幼儿园网上上课时,香港「教育」机构在严竣的环境下,跌进心理学家Maslow需求层次论的最底层,生存和生理需求的一层。但是婴儿和幼儿的成长和发展需求却遭忽视,更高层次的教育原则都放下了。
WHO于2019年发出对电子屏幕的指引: 1岁或以下(即2岁前)幼儿不应有任何电子屏幕时间,2岁至4岁每天应少于1小时,愈少愈好(愈少愈好这句传媒多没有报道,于是有家长就误会以为少于1小时就可以)。世卫指观看电子屏幕可致儿童痴肥、脑部及身体发展迟缓,以及影响精神健康(世卫的指引和美国儿科学会多年来的指引差不多,笔者则建议6岁前不看电屏)。
WHO另一项指引:儿童要多活动!也鲜有报导,却与一同发布的电子屏幕指引同样极为重要。世卫指1岁前不应束缚着婴儿多于1小时。1至4岁,世卫则指每天最少要有3小时活动,其中3至4岁更须有中、高活动量的。即是常去郊外、公园,在室内亦要常活动,不可长坐。
现在香港1至6岁的孩子上网课的时间应该破了世界纪录(暂时未知有没有0-1岁由家长抱着上网课),再加上不少孩子大半年来都极少户外活动,困在可能是全世界最细小的斗室,大肌肉动作发展环境比第三世界都不如,完全跟上述两项WHO重要指引背道而驰,对孩子身心影响之大不忍卒睹。
一而再再而三也要再重覆网课、电子屏幕和缺乏活动和运动所引起种种问题:
• 0至6岁(或以上)最需要的是吸收具体、立体、真实、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,太早进入人为的科技秩序,习惯了以简单而平面的方法去感受和思考世界,长大了面对复杂多变的真实社会就难以适应。
• 幼儿最需要发展的:语言、感觉、动作、认知、社交全都受阻,只剩视觉听觉官能刺激,缺乏经验,大脑神经连线减慢,处理语言和认知等能力的大脑皮层会变薄!
• 现在可能比平时少了活动和运动,长坐在屏幕前,或手拿着手机作低头族,颈、嵴、背、以至手臂的股肉和筋键劳损,令骨骼变形,身体机能会变差,更易患病。
• 缺乏望远处的机会,患近视或其他眼疾的机会大大增加。之前学童保健的前线医生告诉我,检查过无数小学生,超过一半已因过度使用屏幕引致各种眼疾。今次防疫之后,相信不止此数。
• 如未能保持有户外活动,社交亦减少,与家人互动沟通很重要,孩子对着电子屏幕,更减少了这基本社交。
家长应当慎重考虑婴儿和幼儿是否参加网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