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換爲繁體

自律,先要有自由

08/12/2017

am730专栏
img

【自律,先要有自由】am730专栏 邱振明

自律建基于自由。孩子自由去探索,学习环境中各种秩序和纪律(公正合情合理的)。自律,是由孩子主动去培育的纪律,而非被动由外界强迫孩子。外界的压迫,结果往往是盲从或反抗。这个自由成长环境需要是自然的和精心预备好的,否则又会学到放任。 

婴孩一出生就感受到天地的纪律,如昼夜。「天地不仁」,天地对万物没有偏爱,一视同仁,万物必须适应,孩子为了生存将之化为内在纪律。如果家中的纪律也顺应天地,孩子很快就学会将外在纪律内化成自律。

婴孩也感受到自己的内在纪律,如肚饿。健康正常的孩子,如果食、睡等生理需求都自由自在地按自己的步伐,愈来愈明白自己的内在纪律,饿时食(按需要餵哺),倦时睡,内在纪律就得到巩固。

但是如果孩子的内在纪律常常受到人为干扰,例如晚放工的父母为想和孩子玩, 训练他晚睡,孩子的自律就受破坏。由于这是外界不合情理的压迫所产生的人为纪律,不像天地般一视同仁之律,再加上晚睡,孩子行为就出现问题。

零至3岁的孩子是从自己内在纪律出发,外在的纪律有时能跟从,很多时不能。但是如果外在纪律是符合儿童发展的,是一视同仁的基本规则,孩子就能逐步学习,请给他时间和空间。

这自律的培育,就像目前仍然是法治的香港社会,在一视同仁基本法律下,人与人之间自由互动,自然而然衍生出道德价值。这些香港价值人人都内化了,为何教育孩子时仍然专制呢? 


Tag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