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ranslate

幼兒看電視新聞報導好嗎?

12/09/2014

信報專欄

我們建議零至六歲孩子遠離電視、電腦及電子遊戲,但總有家長會問,不看電視,那看電視新聞公民教育可以嗎?

 

請先聽聽醫生的忠告。近日和女兒見學童保健醫生,她無近視或其他眼疾,醫生就問是否兩歲前無電子屏幕時間(美國兒科學會也如此建議,兩歲前無電視、電腦及遊戲機),六歲前每天最多半小時。當告知女兒六歲前差不多無屏幕時間,幼兒學校即本校也沒有以屏幕教學,醫生慨嘆我們是香港社會的少數,他檢查過的六歲孩子,有八成已因過度使用屏幕引致各種眼疾。

 

有些家長還是覺得孩子從小就關心社會,每天看少許電視新聞養成習慣,但以筆者歷年電台電視記者主播和教育經驗,會跟大家說「不」。

 

公民教育當然重要,但培育幼兒與六歲以上孩子關心社會的方法應該截然不同。透過電視新聞教育幼兒又有何弊端?其中一些個案,有孩子由零歲開始就日日看電視新聞,日日聽電台新聞,一兩歲開始日日閱報……在零至三歲無意識學習階段就天天「公民教育」。到這孩子三歲時舉家想去旅行,但他怎也不肯。原來是怕乘飛機、怕坐長途車、怕死。這全因他由出世開始,經常耳聽目聞的,就是死人塌樓大車禍嚴重空難。

 

幼兒的心智吸收力超強,特別是零至三歲的孩子,他們主要無意識地全盤吸收學習,好的壞的也吸,如不斷接收負面信息,孩子會怎樣?如餵以經過精心策劃的電視新聞,他們會如何?

 

電視新聞對幼兒來說是一種被動媒體。還記得入職電視台的新聞部,上司就教我們其中一項重要的報導原則,就是要煮飯中的「牛頭角順嫂」一看一聽就入腦。訊息簡化,句子要短,說重點,叫人不用思索,主要是假設觀眾能被動吸收。

 

但心智未成熟的幼兒,被動吸收了這麼多濃縮訊息,卻沒有足夠知識、經驗和思考能力,處理分析反省這些資料。當年的上司亦明白這傳媒公器厲害之處,報道十分小心,大致上平衡。然而現今某些新聞媒體愈來愈傾斜,幼兒儼然遭洗腦……

 

再者,電視新聞比劇集還要急速很多。每則電視新聞只一、兩分鐘。每幾秒一個鏡頭, soundbite(即錄音精選或警句)要精采,通常不過十秒。一個感知能力仍在發展的孩子常常接受這些高度刺激會怎樣?如孩子習慣了講故事方式是省略了很多細節,並快速跳躍的又會怎樣呢?

 

Soundbite極簡短,容易吸收及傳播,但也容易誤導及斷章取義。成人也未必有能力從幾句soundbite中作理性分析,莫講心智未成熟但有超強吸收力的幼兒。即使對六歲以上的兒童,也建議家長宜與他們一同觀看新聞,並加以解釋和討論。

 

成人很想孩子從各種傳媒吸收很多知識,建立公民意識關心社會,但要提防如貪快或過分依賴電子媒體,往往接收到的卻非真知識。孩子習慣以被動、片面、因果關係不清、無需思考、高度官能刺激的方式去了解世界,稍為需要多點思考的報道分析也沒興趣深究了。

 

什麼是幼兒須知的新聞?什麼是幼兒公民教育?與其透過不具體(平面影像)和不真實(複雜事情關係濃縮至一兩分鐘)的媒介展示身邊的事物,不如準備好符合孩子周圍正面成長的環境,自由有序地探索;不如從走進社區養成關心家庭學校社區的態度,培育出觀察全面又入微的能力,學習了解複雜的關係、整理、分析,並付諸於行動。

 

誠然媒介只是一種工具,但當成人自己都容易沉迷電視、上網或「被」灌輸資訊而不自知,這種給幼兒「吸收二手公民知識」的態度會直接影響他們的全人發展。各位家長,扭開電視前請三思。

 

邱振明_香港蒙特梭利研究及發展學會主席暨兒童無限學校校長

 

(刊於信報2014年9月12日 親子教育專欄)


Tag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