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換爲繁體

戒三陪 由独立生贡献

18/07/2014

信报专栏

孩子食饭途中离座,你会否担忧孩子吃不饱而追着餵饭呢?或者给他看平板电脑捞饭呢?又或者索性放他上高脚椅用安全带缚着他呢?孩子自出娘胎已有本能主动找奶吃,自己探索环境,为什么成人不理会他已开始独立呢?孩子能坐稳,我们即准备好矮枱矮椅,不用高脚椅,我们相信孩子能自由独立地决定自己何时吃饱离开,接近一岁的孩子会知道,离座就代表已吃饱要收拾,学会在食饭与游玩间选择。

 

孩子有权吃饱去玩,但不边玩边食,食时没有玩具。孩子也喜自己进食,到一岁多已能独立食饭。从小建立良好习惯专注用餐,食时不玩,玩时不食,食时专注,玩时也专注,身体也健康。但落地无得食,你做得到吗?

 

小时候父母给我很多独立生活机会,这当然是他们不自觉地做出来。一岁几开始就学照顾自己,食饭、上床、如厕,学会主动、独立、专注。三、四岁执拾好家居,洗菜煮饭,做事有条理并要一眼关七。未够六岁就帮爸爸打理街市档口,奠定数学基础。年少时煮饭缝衣训练出一对巧手,大学时解剖课易如反掌。读书做功课全部自己处理,全香港都是我游乐场。生活以至学习上遇到问题都要自己想尽办法解决,父母没多少时间陪我玩,他们工作后尚要做家务,那有时间陪我们玩?但我们兄弟姐妹都感激尊重孝顺父母,一起干活做家(庭服)务,照顾别人和贡献之心也由此建立。

 

现在的父母,特别是高学识一族,问题就是太自觉要照顾孩子。蒙特梭利博士认为儿童争取独立,是他自然发展的基本步骤,孩子会「逐步使自己臻于完美,并一一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。在他内心,有一股强大的力量,引领着他去达成目标。」成人要明白孩子自出娘胎已开始学习独立,尊重孩子一天一天累积能力,避免自己阻碍孩子成长。

 

要协助孩子独立绝不是置孩子于不顾!关键在平衡。人要在群体建立关系,同时学习独立,平衡个人与家庭社会关系。

 

适当的时候放手

 

我指的独立绝不是把未有足够能力的孩子独自留下,让他无助的哭个够!反而是成人尊重孩子日积月累的能力,在适当的时候放手让他体验独立。由此推论,你会否在孩子努力学步时还时时刻刻抱起孩子呢?抑或是时时刻刻都以「亲子」之名,不论孩子是跑是跳,成人都黏着孩子,结果反而令孩子自在探索的机会趋近零?如我们在孩子建立关系的同时不培育孩子独立,如我们只建立依附而不同时学习分离,孩子的发展便会失衡。

 

蒙特梭利家居及学校环境中,孩子从小到大就是在一个平衡环境中学习独立,并同时与父母和老师同学建立稳固信任的关系。尊重群体也尊重个人,每个人会以多种感觉去感受物与物、人与物、和人与人的关系,是以多种感觉去理解的整体而复杂的关系。孩子太依赖某种感觉,学做人也就不够全面,不够平衡了。在一个平衡又预备好的环境中,独立能力、专注力、意志力、智力和创造力逐渐发展,情绪愈来愈稳定,社交能力增强,并贡献社群,缔结完整个人与家庭社会的关系。

 

三岁的孩子有多独立?有多合群?如何服务家庭和学校?我们的孩子不到三岁已弄感恩晚餐给家长,感谢父母养育之恩,大家可于网站www.infinitychildren.com观看有关短片。当然一家人一起用膳、睡前一起分享一下当天生活、一起游玩和探索美丽的世界是必要的亲子沟通。关键是珍惜优质的相处时光(quality time),而非全天候服侍孩子。家长,千万不要变成「三陪」啊!

 

邱振明_香港蒙特梭利研究及发展学会主席暨儿童无限学校校长

 

(刊于信报2014年7月18日 亲子教育专栏)


Tag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