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換爲繁體

和幼儿一起超越分离焦虑

31/08/2017

灼见名家专栏
img

【灼见名家专栏】创会人邱振明

新入读托儿所和幼稚园的幼儿,多会有分离焦虑,家长都很头痛。

最理想的就是实践无痛分离,孩子按自己步伐逐渐分离,不强迫,见笔者前文〈无痛分离〉

然而大部份园所只有几天的适应期,家长可参考以下一些建议,与孩子共同迈向人生新的一页。

1. 入园前,每天带孩子到园里熟悉环境,如能进入教室体验一下更佳。过程可以相片制成日记,图文并茂随时让孩子回忆,也可阅读一些有关上学的书本,如「第一天上学」,让孩子知道上学是孩子生活的一部份。孩子预先知道学校的日程,会做什么有趣的工作,有助他们在心理上准备好。

2. 早睡早起,早出门,不焦急,让孩子有充足时间,平静轻松回校,安然融入群体。

3. 如果在家仍然是比较依赖成人的孩子,那么最初几天到几星期送他上学的人,最好是他最不依赖的家人。不要偏执于要亲身「见证」孩子第一天上学,如处理得不好,反而会「见证」到不开心的一天,给孩子留下一个不好的第一印象。

4. 说再见时勿难捨难离,告诉孩子下课后会再见。徘徘佪佪,孩子看到你会分心,见得你就更难分离,更难融入学校。

5. 教室需要有吸引孩子探索操作的教具和环境,特别是动植物,有时给一缸鱼放饲料,为花花草草浇水,就能令孩子平和面对分离。

6. 接送要准时,不可迟到,以免孩子失去对家人的信任,看到同学一个一个给家长接走,自己等了又等,会感到失望和不安。

7. 放学由孩子最亲爱的、依附最深的亲人接送,可能是妈妈或主要照顾者,让孩子有一个温暖的重逢。

8. 上学对新手父母来说也不是一件小事,放松自己,如有不开心,可向家人和老师分享,避免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分离焦虑。如感觉自己难以处理分离的一刻,不要强迫自己,交给家人处理。放心,每个孩子其实都想独立进入人生一个新阶段,而这需要成人配合。

9. 不要只依赖托儿所和幼稚园,分离也要在家中做。依附和分离应该平衡,孩子同时需要亲子和独处的时间,一方面要建立亲密关系,同时也要协助孩子独立。有时孩子需要依附家长,特别是要满足生理需求的时侯,这时家长要专注与孩子互动, 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。有时孩子需要自立专注探索,家长即使在旁陪伴,可放松并欣赏自发主动学习。如此,孩子便逐渐学会在不同时间、不同空间和亲人分离。

10. 在家中学习一些简单自理,如吃喝拉撒。生理需求处理好,不需依赖他人,孩子独立自信,分离也更容易。

入园是由一个较放松的家庭环境进入一个较多规范的群体环境,在家中可逐渐引入一些配合学校的常规。成人最好以身作则,如早睡早起,食不言寝不语,保持环境整洁等等。家校更一致,孩子易适应。

香港人生活紧张,给自己和孩子多一些时间空间,轻轻松松开学去。


Tag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