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換爲繁體

代幼儿向Halloween说不

31/10/2018

thinkhk.com
img

【代幼儿向Halloween说不】思考香港传媒 邱振明     

Halloween将至,西风东渐,周街佈置诡异,行人奇装异服。有些1、2岁的幼儿班已搞万圣节派对。孩子要装神扮鬼,老师为了营造气氛,也一起扮鬼,突然跳出来。有些幼儿吓得缩在一角,之后害怕入课室,每到陌生地方也缩在一角。在家则经常半夜大叫发恶梦,变得胆小、害怕陌生人。这些活动无甚意义,但如这惊吓无意识吸收了,埋下成为童年心理创伤,影响可大可小,实在不值得。

与其孩子受惊后补救,倒不如预防,代幼儿向西方鬼节说不。

莫说见鬼,大家去过XX乐园或XX公园都会留意到,幼儿初见人扮的公仔也十分害怕。孩子见到活生生的动物都会好奇,但见到人扮卡通化的动物却很害伯。我们以为孩子喜欢童话故事,就教孩子认识这些想像甚至是幻想,以为可以孕育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。却不知反过来会扼杀孩子从无到有或从真实到抽象的想像力。

我们望孩子想像,但成人方法往往错误, 把自己的想像授予于孩子,变成孩子学习相信成人的想像,而非自己想像。幼儿本身就有容易轻信所见所闻的特质,每每相信这些成人想像或幻想出来的东西就是存在的真实世界,真真假假混乱起来。如果这些活动由用具、服饰、甚至细节都由成人安排好,孩子发展到的想像力当然十分有限。这更偏离了真正想像本身所需的独立主动的条件。成人自己成为发展障碍,限制了孩子无远弗届的想像。

蒙特梭利发现6岁以下的孩子,想像与智能共同和谐发展,需要对真实的人事物有坚固的基础,并必须由孩子主动建构。 探索环境,反覆实验,形成想像,并以抽象的想像力进一步想象天马行空的构想。如果太早置孩子在幻想或童话世界,对真实的认知就会混乱。更甚的是这些都是前人的幻想,而非幼儿从真实生活经验发展出来的想像。这些幻想现在还经过商家精心计算,着重成人和青少年官能刺激,鼓吹消费,现在更延展至大力刺激幼儿,孩子怎不过动燥动。

我们见到孩子真正主动想像时,将真实经验联繫到抽象意念,又或以连繫抽象概念再发现,往往进入平和喜悦的状态,就像游玩或工作中的孩子一样。重点是在孩子主动想像。

6岁以下的孩子,在他们未能很好判别真伪前,请大家为他们预备好适合成长的环境。孩子需要比幻想或童话故事多很多很多真实的经验基础。

自由自在探索大自然,游山玩水,参与日常生活工作和游玩。给孩子复杂而和谐的大自然去想像还不够吗?何必放他们在扭曲了的人为世界之中。


Tags: